北京今天下雪了,已刷爆朋友圈!
各省也发布了暴雪预警
纷纷玩起了“萝卜蹲”
下雪萝卜蹲,
大广州得等多少年才能蹲一下?
北方在刷下雪萝卜蹲,
广州在刷这个
↓↓↓
人民北路紫荆花怒放
▲【彩色的春日之——人民北路紫荆花怒放】2017年2月21日,广州市人民北路春意盎然,紫色和白色相间的紫荆花海将道路装点得格外美丽。广州日报全媒体实习生 邓淑娟 记者 陈忧子 摄
海珠桥木棉绽放
▲ 【海珠桥木棉花绽放】海珠桥旁的老木棉树红花绽放,引来不少市民驻足拍照晒美图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俊杰 摄
东风路勒杜鹃盛放
▲东风东路与执信南路交界的人行天桥上,勒杜鹃美丽盛放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俊杰 摄
▲东风路一座天桥上的勒杜鹃已然盛放,市民们在天桥上走过,宛如走在花丛中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耀烨 摄
烈士陵园玉堂春正艳
▲【烈士陵园的玉堂春花开正艳】途经的市民们都停下脚步掏出手机拍起来。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耀烨 摄影报道
但是,在广州生活
且听小编一句话——
广州天气的套路真的好深...
接下来这个星期广州人即将要
经历↓↓↓
春夏秋冬
最新天气播报
今天太阳公公露脸的时间明显少了, “雨雾君”的脚步渐渐近了……明早上班需要带着伞宝宝,注意交通安全~22日夜间强冷空气到货,随后气温会过山车式下降 ,并开启低温阴雨模式……
30度直降到9度
温差最高21度!!
且本星期内都是
雨雨雨雨雨
雨雨雨雨雨
雨雨雨雨雨
好消息是,“回南天”暂不会来,
但广州人熟悉的另一个“老朋友”
“春雷”或要来了!
↓↓↓
北风暂时失势,近期转吹南风,这是不是就是回南天要兵临城下的节奏呢?未必!你看看窗外时不时露脸的太阳,感受下家里墙壁、家具的温度,就能知道,回南天虽然令人讨厌,但这两天还不是它肆虐的时候。
在这个季节,其实还有一个广州人熟悉的天气现象有机会出现,那就是雷雨。
根据气象台预报,受较强冷空气影响,明天起广东将有小到中雨局部大雨降水,部分市县伴有雷电和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。
如果这场雷雨如期降临,广州有可能响起今年的第一声春雷。
以常年情况来看,广州平均在3月4日响起当年第一声雷声。
这么说,那这次降雨过程要是打雷了,今年的初雷岂不是早到了?是的,不过去年来得早多了。去年1月5日,受西南气流及高空槽影响,花都区、海珠区、黄埔区、增城区先后发布当年首个暴雨黄色预警信号,花都、白云、天河、番禺等地还监测到雷电,为33年以来最早。
历史上,广州最早雷电记录出现在1983年1月4日。2011年4月17日,广州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晚的初雷。
什么是强对流?广东的强对流天气全年都可能出现,雷雨大风多发生在春、夏、秋三季,冬季较为少见。强对流天气主要包括打雷、下雨、刮大风(瞬时风速为17.2m/s以上)等天气现象,有时还伴有冰雹,春、夏、秋三季都可能出现。强对流天气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,它具有突发性、强度大、持续时间短的特点。一旦强对流天气发生,它的破坏力极大,其影响波及到农业、工业、电力、通讯、城市建设、航空、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,并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。当预计本地将出现强对流天气时,气象部门就会提前发布强对流天气预报和警报。在强对流天气来临前,又会发布雷雨大风预警信号,预示着即将出现打雷、下雨(冰雹)和刮大风(包括龙卷风)等恶劣天气,有关方面和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。(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叶卡斯)
小编最后再提醒一下:
“倒春寒”来袭
这些人群一定要注意啊↓↓↓
(资料图片)
由于气温突降,不少儿童出现发烧、鼻塞、流涕等症状。专家提醒,春季气温温差较大,孩子很容易受凉感冒,家长要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。同时尽量少带婴幼儿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活动,并给孩子多喝水、多吃水果蔬菜。
(资料图片)
一冷一热,心脑血管病人也较容易发病。气温升高时,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血管扩张、血流缓慢,而降温后血管急剧收缩,往往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专家提醒,倒春寒时,老年人要尽量减少出门次数,外出戴上帽子减少头部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。高血压病人要注意正规持续用药。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由于空气中的尘螨等微生物含量增加,呼吸道容易引起感染,天气变化还会诱发哮喘病发作。因此,哮喘病人需特别关注天气变化,根据天气预报做好应变准备,注意保暖,出门戴上口罩,减轻天气因素对身体的影响。
此外,忽冷忽热的天气易引起扁桃体发炎,因此近期人们应加强个人保健,尤其是温差较大时要及时增减衣服,避免受凉。
最近几天小雨能见度低
提醒大家出行注意安全哦
来源:广州日报、@广州天气、@中央气象台、深圳天气 北京青年报(beijingqingnianbao)
部分文字: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卡斯
编辑:广州日报全媒体
推荐阅读
直接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新闻?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